仅今年以来,就有奥迪一则二手车广告一方面把儿媳当牲口任婆婆检查,并打出“OK”手势进行赞赏,另一方面把整过容的女性或者不完整的女性当作“二手车”,涉嫌对女性贬值的人身攻击;而某出行广告中,年轻貌美的女儿带着其貌不扬的男友见父母,随着男友把学历证书、房产证(好几本)、奔驰车钥匙、和马云的合照、大堆银行卡一一亮出,岳父母的态度立马从倨傲变成喜笑颜开。这涉嫌故意放大家庭权力结构与扭曲的婚恋观,对岳父母进行妖魔化;某品牌广告对所谓灰姑娘的诉求是这样的:“无论你是写字楼的艾米丽,还是小乡村的王小凤,哪一个是真的你不重要,重要的是,有一个全心全意,无怨无悔为你默默付出的人。遇到能把你家变漂亮的男人,就嫁了吧!”内容表达置女性的自尊自强自信自立于不顾。类似的广告还可以搜出不少。
越是在这个多元化时代里,我们越不能浮躁,更不能丢失做人的底线,不讲三观的基本方向,不遵守社会的公序良俗,否则,商业广告不怀好意的暗度陈仓,只会让文明节操与公德素养一地鸡毛。遗憾的是,像“一盘番茄炒蛋”广告即使是拿着鸡蛋碰石头,商家也在偷着笑,毕竟付出的代价只是公众的吐槽或最多道歉而已,但是预期的效果已经达到了。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密切注意这类广告的猫腻,通过切实的措施,让这些商家赔了夫人又折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