社会人,一个东北特有的词汇,“社会”和“东北”的挂钩,这其实是有着深很的历史因素的。东北过去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,说出来南方的老铁可能还不信,许多东北的二三线城市,一个城市其实只有一个企业,要么是挖煤的,要么是挖油的,要么是挖矿的,完完全全的资源型城市,所有的城镇居民都是工人,规规矩矩的上班下班。在社会上做买卖打工的,那都是没有编制,体制外的盲流子,要么就是农村进城务工的,那都不是正经工作。
比如上世纪90年代,你开个台球厅,或者开个火锅店,或者去南方倒腾点广州皮鞋在东北批发,这些都不是正经营生,属于投机倒把,从事这一类行业的人呢,因为天天在社会上混,所以就简称“社会人”。社会人这个词最开始是没有什么褒义或者贬义的,就是形容这么一群没有固定职业(主要是国企)的社会个体户,自由职业者。
当然,因为社会人大多经商,多多少少要有点两道的关系。所以,社会人必须要有些手腕,有些关系,要够狠,还有有一些过硬的品质,才能处理好社会上的方方面面。比如要讲义气,有魄力,有实力,有能力,敢于承担责任,说话算数等等等等……当一个人拥有了这些“美好”品德之后,大家公认他在社会上混的很开,会夸讲他“社会社会”,他就是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了,至于是褒是贬,大家可以自行体会。
《马大帅》里范德彪,就是“典型”的社会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