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持敏锐度和初心,征战下一个十年
作为一档深耕近十年的综艺品牌,如何持续保持新鲜感是《天天向上》必须要考虑的问题。下一个十年《天天向上》要靠什么继续吸引观众?
1、敏锐度确保节目持续创新,不断打造新鲜感
这两年以来,节目无论从选题角度、呈现方式,还是嘉宾的甄选等方面,都有多层次、多维度的创新,内容更加丰富有趣,形式更加新颖活泼。
制片人沈欣:“《天天向上》节目从开播就保持一种对大千世界的敏锐度和话题穿透的锐利度。我经常跟导演组沟通,希望大家去发掘身边的事物,去了解大千世界。期间,别人会提供给你新鲜的东西,新鲜的观点,都是会给你启发的点。鼓励大家去观察任何新鲜的、有趣的、值得挖掘的东西,这样才能保持节目的敏锐度,触角可以伸得更远。”
有了这种敏锐度,节目的很多选题跟当下贴合的很紧,非常及时。“比如:前两年,里约奥运会结束后就邀请了郎平、刘国梁等热门运动员、教练员。近期,冬奥会之后邀请了武大靖等”。
对于一些跟进很久的选题,《天天向上》会找出新鲜的节目结构方式。“比如:近期反响非常好的名著音乐节选题,最初是想做一个音乐季,并没有清晰的方向。在梳理的过程中,就发现所有音乐包含了大众的情怀,音乐最能够勾起时代的记忆。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,运动会是举国自豪感的一种体现、热播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陪伴大家成长、春晚形成了新年俗,按照这些品类对音乐进行划分效果就会非常好。当选题具有了一定的历史长度和厚度之后,传达给年轻观众的可能是一种新知和历史,对一些年龄稍长的人来说就会有怀旧的感觉和情怀”。
《天天向上》近两年节目的形式不断丰富,新鲜感十足。“不管是时下流行,还是历史上的内容,都可以纳入到我们节目当中来,至于节目的形式、结构,也许今天是歌会、明天是运动会、后天是一个课堂;节目的嘉宾,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,一定是与节目主题有契合点的,只是作为选题补充者的身份进来,提供给大家的要么是一种事实参考,要么是一种观点参考。我们不会拘泥于一种框架和形式,只要是有趣的、有创意的、新鲜的东西,都希望能够在这个舞台上能够呈现出来。”
2、保持“向上”的初心是节目一贯的坚持
在观众的心目中,《天天向上》一直是一档有情怀、有态度的节目。无论是文化礼仪的传承,还是《厉害了我的国》《绿色生活 绿色发展》等充满正能量的专题节目,叫好又叫座,极大的推动了新时代主流政策的传播效果,对青年观众产生了积极向上的影响。节目还曾因此在2017年获得了“台长嘉奖令”。
制片人沈欣:“《天天向上》的前面四个字是“好好学习”,不管是什么领域的知识,我们都希望带给观众的是有责任感的知识,这是我们的初心所在。党和国家关注的内容,我们要关注;与老百姓切身利益相关的内容,我们要关注,这是我们的出发点。社会责任感一直是《天天向上》在坚持的一份初心。最初,节目的定位就是社会公德礼仪脱口秀,所以,我们一定会继续做倡导性的节目,跟大家一起讨论,一起关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