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且,沈欣进一步分析到“周日晚上大家都需要收收心,对下一周的工作生活做一些思考和规划,因此周日后晚间档的收视人群是由周末态向周间态转换的心理状态。”《天天向上》节目选题和形态正好能够贴合这种收视心态。
3、备战周日档:只优化,不打碎,选题覆盖年轻精英人群
精兵强将才能做得了先锋。此次调档,对于《天天向上》而言,既是机会也是挑战,节目为征战周日档都做了哪些准备呢?会不会对节目进行“大刀阔斧”改版呢?
“《天天向上》是一个多年的品牌节目,考虑到观众的感受,节目只会优化,而不会打碎后重新结构成一个新的节目。而且,《天天向上》节目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框架,这反而是节目最大的发展空间,可以大象无形的朝着任何一个方向发展。”制片人沈欣认为。
调档之后,节目会在内容层面不断优化,形成新的题材内容,新的挖掘方向。制片人沈欣:“我们在坚持自身内容特色的同时,加入关于高考、就业、健康、职场等方面的选题,这些都更适合在周日的环境下传递给观众,他们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,得到有营养和启发思考的节目内容。”
“基本思路是归纳总结过去一周的时事热点,同时开启新一周的规划,目前正在策划的选题中有不少是对年轻人群、精英人群的工作生活都有帮助的生活指导类选题,例如围绕‘作息’展开探讨,通过节目让观众知道如何在工作的同时保持好睡眠?如何排除工作中的焦虑、压力等等。”
可以想见,这些选题的加入,将会推动《天天向上》节目继续拓展观众群,大幅提升在知识结构、经济实力都偏高的年轻精英人群中的影响力。3月23日《天天向上》“名著歌会”节目在全国网高值人群份额达6.07%,同时段位列第1;同时,在24-33岁人群份额过5%。
“天天兄弟”主持团是节目最重要的品牌价值和品牌标识之一。“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,目前兄弟团更加默契,在共同面对一个事件、一个话题的时候,能够发出多层次、丰满的声音。”制片人沈欣认为,“天天兄弟目前的人设是,汪涵是话题的引导者;钱枫配合汪涵完成线索辅助功能;大张伟负责开脑洞,可能有时候这个脑洞不在主线内,但却能够延展出很多其他的思考,观众非常感兴趣。王一博的加入能够平衡年轻观众的需求,随着阅历的增加,表现也会越来越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