番外《双生花》其实给了答案,方木才是正真意义上的”城市之光”,象征法律的权威,正义的永恒。而江亚自诩是光,其实只是凌驾于法律的私刑。其实,对于整个社会而言,法律的权威的建立要比一时痛快的私刑有价值的多。虽然建立的过程痛苦而艰难。因此需要方木这样的光去照亮人们探索路上的黑暗。这也是我觉得作者眼光很远的一点,对当下社会是有启示意义的,所以方木不能死。作者的立意其实挺高的。
这是雷米作为行内人的价值导向吧。
现实是残酷的,面对凶恶的歹徒、黑社会,发生在个体警察身上的遭遇可能会更令人发指,这些勇士、烈士们为了守护安宁,做出的牺牲,内心的痛楚也是我们普通人无法感受的。
心理罪虽然是侦探小说,方木也是一个近乎神化似的虚构人物,但我认为,雷米如此刻画,让方木更多地从原来神探的标签转变为警察的角色。教化场里融入了为人民服务,暗河讲了面对黑社会组织,城市之光就讲到了个人牺牲。这一部让读者感受到了方木的痛苦,让人们为方木的牺牲揪心,感动,能对警察这个职业有一些同理心就够了。
但是,正义为了打败邪恶就必须付出如此惨烈的代价么?可能雷米创作这么久了,也不甘心让心里的英雄就这么没了,正义的惨胜也带给人不少负能量呀,而在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中,并不能完全认同西方的“程序正义”,也即凶手死的那么舒服,好人死的那么惨。
所以,《城市之光》还是多给人一些正能量吧。如果读完了,心理反而多了阴郁,也是违背雷米的初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