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9月2日,举国欢庆抗战胜利70周年的前一夜,他如往常一样坐在《新闻联播》的主持台播报新闻,这是他的最后一次播报。
随后,45岁的郎永淳做了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决定之一:辞去中央电视台《新闻联播》主播的职务,加盟B2B钢铁电商找钢网,担任高级副总裁,以及首席战略官。
向他抛来的橄榄枝很多,有做互联网医疗的,有新兴媒体,有传统制造业,最后他选择了不那么热门的钢铁行业。中国钢铁行业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。行业在蜕变,互联网如同一滩潮水,不断裹挟、渗透、改造着传统制造业,而危机,往往正是转机。
一时间,对于他离职的揣测不一而足,有人扒出“央视工资”和“传统媒体唱衰”等话题,登上微博热搜榜。具体的原因我们不去臆测,但在腾讯娱乐的一次采访中,郎永淳说过这样一句话:
当然你要想真正的实现财务自由,那还有相当大的距离。所以你努力的方向是进一步对自己的价值进行挖掘。我想这个价值不仅仅是所谓的品牌、形象与金钱的价值,而是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,当然还有社会价值、文化价值。希望个人的价值更多面、更多元。
“我毕竟是一个草根,需要不断让自己的能力更强。”他儒雅、沉静的形象背后,常常有种不安分和危机感。所以这次,他选择跳出舒适区,抗拒一切安逸。
3.以前与现在
在新行业中,郎永淳明显感受到了来自学习、适应、成长方面的压力,如影随形。以前做主播,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板上钉钉,主播就是螺丝钉,需要高质量完成最后一道工序,心理压力全部积蓄在这半个小时,每天像泄洪似的。
现在,他比以前自由。没有人规定要做什么,但自己要去不断试错、容错,要看到成果。他的生活远没有以前那么有规律,做锻炼的时间少,整天跑来跑去。在郎永淳的朋友圈里,“买火车票又出问题了”算是日常的吐槽。
各个行业有各个行业的玩法。由于接触的人脉圈发生了变化,他发现,以前的“行业法则”在今天也行不通了。以前在央视,郎永淳从来不印名片,但现在还常备了一个名片夹。不过郎永淳却乐在其中,“你只能去做出自己的适应、调整,不管你习惯还是不习惯,你必须要接受这样一件事。”
4.资源与价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