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看《爱情神话》以前,其实没想到徐峥和马伊琍谈恋爱,竟然能够这么好嗑。
但在看片的过程中,完全被两场戏戳中了。
一场戏是徐峥扮演的画家白老师,临时被喊过来当广告片的手模。
而马伊琍扮演的李小姐,起先坐在监视器前。
镜头里只拍到了白老师的手。所以后来她忍不住偷偷挪开视线,偏过头去看认真作画的他。
这么一个小小的、侧身张望的肢体语言,就道出了她悸动的心情。
结束拍摄后两人有一段接近于交心的谈话,李小姐说起自己的前半生:差点读了最好的大学、差点去了美国深造,但是最后“得不到最好的,情愿换条路走”。
白老师问她,顺利吗?
她笑了笑,语气轻松地说:下坡路啊,能不顺吗?
另一场戏则是两人站在白老师家的天台。
李小姐给白老师看自己的手机。原来她将白老师为自己画的素描,设置成了锁屏壁纸。
李小姐说,看到这幅画的时候,心里还有点难过,年轻的时候我最吃这套了。
老白问她,现在呢?
李小姐又是嫣然一笑,你说呢。
金灿灿的夕照为李小姐的脸勾上一层金边,令她的笑容显得落寞又温柔。
后来看花絮里导演也说,很多工作人员看了这场戏都很想谈恋爱。
这两场戏恰好都设置在了傍晚时分,也都发生在顶楼。最后一抹天光笼罩着两人的轮廓。
我相信这并不是意外,而是导演精心设计过的一层隐喻:这就是成年人的爱情。
所以,即使是私心,其实也很想将这部《爱情神话》推荐给更多人。
这的确是一部很特别的爱情电影。
一方面,这部电影所讲述的是一群成年人的爱情,也的确请了一众大咖:徐峥、马伊琍、吴越、倪虹洁、周野芒……有这一群人坐镇,哪怕只是老友飚戏,也绝对会很精彩。
但另一方面,这部电影也很“新”。这是年轻导演邵艺辉的长片处女作,也是徐峥第一次以监制的身份,与一名90后女性导演合作。
在这部电影里,我们会看到一种更年轻的、更女性化的创作者视角。
甚至于,连徐峥都“变”了。
这一次他扮演的男性角色,的确和此前都完全不同:
他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“成功男性”,反而是一个更接地气的成年上海男人,他有着自己的困境:跟妻子离婚,不理解儿子的想法,事业也高不成低不就……
他试图追求性格独立、风姿绰约的李小姐,但李小姐对他又总是若即若离,暧昧不明。
年轻导演是怎么表现这种恋爱关系里的微妙和暧昧?
用的是微信。
约会之后,老白试图在微信上没话找话,试探李小姐的态度,对方只回复了两个一模一样的字,“嗯”。
但第一次没有句号,第二次却加了句号。
这已经表明了态度。
看到这里,想必你已经会心一笑。
这的确是我们这个时代独有的表达,但很少有国产片能这么自然、轻巧地捕捉到这一点。这就已经让人眼前一亮了。
当然,《爱情神话》的“新”并不只体现在这里。
最开始,你会以为这部电影只是一个上海“小男人”和“大女人”的爱情故事。
但再往后看,事情似乎又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徐峥扮演的白老师,其实更像是故事里的一根线,串起了他周围的世界,也串起了他周围的一众都市男女。
影片也以他为视角,深入到了三个女性的世界里。
马伊琍扮演的李小姐,广告行业的女强人,一位典型的上海姑娘。
“小姐”这个称呼本身就带着一种距离感。她聪明、时髦、独立,但也有一种骨子里的矜持和傲气。
吴越扮演的前妻蓓蓓,则是一位性格强势的前妻。
她显然会牢牢掌握家中的“生杀大权”,无论丈夫还是儿子,都需要受她严格管束。
遗憾的是,她也不太分得清爱情和亲情的区别。所以虽然已经和前夫离婚,但仍然认为他是属于自己的。
倪虹洁扮演的格洛瑞亚,则是来学画画的女学生。
她是个“有钱有闲、老公失踪”的富婆,所以性格更简单、更自由,行事风格也更随心所欲。
但她释放的风情,并不是为了“撩”任何人,只是为了取悦自己。
《爱情神话》第一场精彩的高潮,出现在这三个女人的第一次碰面。
在这场戏里,原本老白只是想请李小姐吃饭,但蓓蓓和格洛瑞亚都阴差阳错地出现在了他家里,于是这顿饭局也就变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。
在观众的预期里,这会是一场社死的修罗场饭局:类似于《色戒》里的麻将局,看似女人们在麻将桌上厮杀,其实她们的重点,全在看牌的易先生身上。
但是《爱情神话》是这样拍的吗?
看看她们这场戏的台词:
蓓蓓说: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小孩是不完整的。
格洛瑞亚说: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有为自己活过是不完整的。
最后李小姐说:一个女人这辈子没挣过一百万是不完整的。
的确是在打机锋,的确是在互相较劲,但你会发现,其实和老白没有太大的关系。
反而这三个人在谈的,是自己的女性观,是一个女性要怎么活才能完整,才能完成人生的自我实现。
男性在这其中可能是过程,是另一半,但绝不是目的和结果。
恰好从这里开始,《爱情神话》真正的新意体现出来了。
这部影片打破了许多爱情片里固有的男性叙事思维。
女性角色,通常会被描绘成被欲望凝视的客体;但在《爱情神话》里,却承载了创作者真正的表达。
看似三位女性角色都是因为男主角老白而产生交集,但其实她们都代表着当代女性群体的一个侧面,透过这些角色,我们看到了一幅当代女性的大都会图景。
而她们的共同点就在于,她们都是非常成熟、独立、自我意识强大的女性,她们有自己的生活,爱情只能排第二位。
生活第一,爱情第二。
显然这背后所承载的,正是一位90后女导演的视角下,对于成年人爱情的解读和表达。
成年人经历得更多,也拥有过更多。所以他们往往会将两性关系看得很通透,不会那么容易被打动。因为他们什么都见过了。
感情对他们而言不再纯粹,背后总有许多顾虑、权衡和考虑。他们的态度总是更加瞻前顾后,充满了迂回的试探、推搡和拿捏。
最重要的是,只有成年人才会明白,“自我”永远是最重要的。所以他们在感情里总是显得很克制。
他们需要在一段亲密关系里,小心翼翼地划定距离和规则,去保护那个完整而脆弱的“自我”。
这是这部电影里,非常现实的一部分。我们每一个人看到这些地方,都会非常感同身受。
但正如导演所言,浪漫之处也就在于,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成年人,还愿意去爱一个人,那种分量跟年轻时候是不同的。
而这背后也正应了影片的这句标语:不管几岁,爱情万岁。
大多数的爱情片都只会歌颂青春、歌颂年轻人的勇气和奋不顾身。
但《爱情神话》让我们看到,任何年龄层的人,都有兴趣、有欲望、有生活的热情。都可以过体面的生活,都可以去再爱一次。
在这一层面上,这部电影的受众没有限制,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一个“全年龄”的爱情。
《爱情神话》的另一大看点,则在于它的“生活流”气息。
正如徐峥所言,这部电影非常精准地捕捉了“上海西区两公里内的生活细节”。
或许你从未见过这样的上海:
它描绘了一个去景观化的摩登都市,影片的取景地也摒弃了那些标志性的高楼大厦,反而深入到了弄堂、阁楼、天台和街角的咖啡馆与商店里。影片刻画了一种非常浪漫的生活气息。
你会看到主角蹬着一辆自行车,在梧桐树下穿行、路过两个金发碧眼的洋妞。
或是他跟朋友喝咖啡、兴致勃勃地买菜,在家哼着小曲做一顿大餐。
这些其实都是非常生活化的小事,没有特别强的目的性,但却能体现出一种很可爱也很可贵的生活情趣。
创作者恰好是捕捉到了这其中的诗意。所以这个故事里始终萦绕着一种轻盈而愉快的氛围,也带着恰到好处的幽默感,又绝不会令人感到冒犯。
《故事》里有一句话,一部好的作品是一个鲜活的比喻,告诉我们“生活就是这样”。
而在这部电影里,我们的确能够感受到这种生命力,这种独属于生活的气息。
尤其是看到影片最后的时候,主角们懒洋洋地围在沙发边,边吃东西边闲聊,看一部名为《爱情神话》的老电影。
而这时银幕前的我们,同样也非常放松地沉进了座椅里,观看另一部名为《爱情神话》的新电影。
放映机的光对准银幕,演员的眼睛盯着银幕外的我们。
这一刻虚拟和现实的边框被打破了,银幕内外的我们,都沉浸在同一段故事、同样的生活里。
而我也被一种神奇的「仪式感」所击中。
身为成年人,也许我们都很清楚,生活中不会再有神话。
但爱情里或许还会有神话。更为重要的是,我们永远要相信它们的存在。
12月21日,非常有仪式感的第150期桃桃观影团,为大家带来了《爱情神话》北京超前观影。
同样很有仪式感的一件事是,我们特别制作了5款色彩缤纷的票根——就像电影里不同个性、各有魅力的都市女性。
票根上的话出自电影宣传主题曲《女人万岁》歌词。
所以每位到场观众,都能pick到一句属于自己的“独立女性”宣言。
映后,我们桃桃观影团的老朋友徐峥老师,和影片的各位主创,包括编剧/导演邵艺辉,领衔主演吴越、倪虹洁、周野芒,特别出演黄明昊、王影璐,也来到现场和观众们交流。
老朋友到场,这次交流可以说是干货满满了!!!
主持人桃桃林林:“我是第二次看这个电影了,真的是很喜欢,很独特的一个电影。第二遍看,发现电影特别女性视角。徐峥老师之前也演过很多类似的角色和故事,但这个片子视点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想问徐峥老师作为监制和领衔主演,和编剧/导演邵艺辉老师,最开始对角色有没有一些碰撞和探讨?”
编剧/导演邵艺辉:“我写这个剧本,因为我在上海生活了很久。‘老白’这个人是我生活中好几个朋友的融合。在我自己剪片的时候,发现他其实最像我自己。他平时的生活方式,很像一个家庭主妇。我最想设置的就是,当一个男性干的都是家庭主妇的活儿,他会怎样对待女性?我相信他会更理解和更尊重女性。因为他知道女人做家庭主妇不是一个容易的事儿。洗菜买菜做饭其实是非常复杂,非常消耗,非常需要统筹能力的。跟你去公司上班,职场拼搏其实没有差别的。所以一定要尊重这种劳动。”
徐峥:“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。邵艺辉导演自己是编剧,平时也写小说。她在上海生活了六七年,对上海的市井生活观察入微,就写了这个剧本,拿去了FIRST的创投。我一看,发现这个故事太妙了。跟导演见面后我很惊讶,导演这么年轻,给我一种小张爱玲的感觉。现在很多电影里我们能看到的,都是那种单一的类型,大场面、爆破啊、特效啊,演员也苦得不行。我就想,我们可不可以拍一部都市里的电影,很轻松的、像伍迪·艾伦那样的风格?”
桃桃林林:“电影真的给我印象特别深。第二遍看,更像是一个喜剧,还有《爱情神话》这名字也很有趣,一方面对应了费里尼的电影。一方面,我也跟别人聊起,‘成年人还会相信爱情,这本身就是个神话’。”
观众:“我很喜欢这部电影,很喜欢它输出的一些观点。非常幽默,尤其是黑色幽默。为什么《爱情神话》的英文片名叫B for Busy?”
邵艺辉:“很高兴你能注意到这个。老白在片子里的英文名叫Mr. B。我当时和翻译团队也在碰撞‘白辛苦不辛苦’该怎么翻译成英文?我们就琢磨了一个‘Mr. Busy for nothing’。相当于Mr. B为了一个什么都没有的东西在忙活,就是白辛苦。所以片名里的B也是Busy的B。其次这个句式的感觉我也很喜欢。”
观众:“电影开头说‘人生都在排队,都在等一颗糖。但是可能在我等的时候,这个糖就不卖了。’想知道这个‘糖’在电影里有什么特指的吗?”
邵艺辉:“‘糖’代表我们每个人向往的东西。有时候你付出了全部,不一定有回报。就像排到你结果不卖了这种情况。这首诗出现了两次。一次是开头话剧,话剧里是原诗,出自我很喜欢的一个话剧家,列文的《安魂曲》。这里的确是致敬。第二次是老白的朋友圈,稍微改动了一下。我觉得这种情感啊、人生啊,就像一种排队。有时候你排着排着,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。本来以为这边是测核酸的,结果排到了才发现是卖点心的。我就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感觉。”
影片结束后,我们也受到了观众们热情满满的反馈。
其中,“城市烟火气”“观感舒适愉悦”“新颖别致不落俗套”“文学性十足”“妙趣横生”等他们提到的高频词。
看完《爱情神话》其实有种强烈的感受,这部电影实在是太适合年底这个贺岁档期了。
这才是真正的贺岁片啊:有笑有感动,有俗世男女的爱和烦恼,也有一种平凡生活的仪式感。
看完之后,走出电影院,似乎寒冷的冬夜,也变得温暖了起来。
所以也忍不住最后再吆喝一句,12月24日,《爱情神话》,要看啊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