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路经历了成名、被昔日老乡骚扰,饱经风霜却依旧善良的大衣哥朱之文,大概没想过有朝一日会全家栽在一个20岁出头的小姑娘身上。
2020年10月,作为草根网红的代表人物,大衣哥的儿子朱小伟结婚受到了全网的关注。
当时刚刚19岁的朱小伟甚至还不到法定结婚年龄,但在山东农村,这个年纪成家的男孩子女孩子简直太多了,朱小伟算不上有多么特殊。
作为一场婚礼的重点人物,新娘陈亚男那几天占据了网上不少热搜头条,这个22岁的姑娘有着一张鹅蛋脸,生了一双大眼睛,模板讨喜又漂亮。
一边是不到19岁、还谈不上什么事业发展的憨厚农村小伙儿,一边是漂亮机灵、在县城有一份稳定的护士工作的年轻姑娘,不光是村里人,就连网友们也忍不住暗自嘀咕:
这姑娘是自愿嫁给朱小伟的吗?毕竟,单凭朱小伟的外貌与人品,着实并不足以吸引女孩儿们的注意。那么,陈亚男是为了什么呢?
网友们猜测的答案呼之欲出,但谁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,均想着:大衣哥一家人都老实善良,万一呢?这可能是一段良缘也说不定。
本以为婚后陈亚男就会跟丈夫进入寻常的柴米油盐生活,但女方的表现却让人颇为惊讶,她不但没有淡出网络世界,甚至刷脸次数更加频繁了起来。
仅仅大半年之后,陈亚男就与朱小伟曝出了婚姻不和谐的传闻,虽然早已有过预料,但当这天到来的时候,大家还是感到颇为惋惜。
想当初,为了给儿子儿媳办婚事,大衣哥光是彩礼就给了不少,还在县城花将近200万购置了新房并装修好,在老家也给儿子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。
对于陈亚男来说,名义上为离婚,但事实上连法律程序都不用走,男方没有到法定结婚年龄,当初两人本来就是仅仅办了婚礼。
一
常言道,时势造英雄,朱之文就是刚刚好踩在时代脉搏上的那一小撮人。
1969年.朱之文出生在山东菏泽单县,那时他还不叫大衣哥,跟自己本分老实的祖辈一样,朱之文顺理成章的做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。
在他所在的单县朱楼村,朱之文是个不起眼的人,即便在他娶妻生子之后,依旧是个不怎么引人注目的人,他不爱说话,没有什么团体爱好。
村里有喜欢看热闹、打牌的人,朱之文也并不是其中之一,最重要的是,朱之文的经济条件并不怎么好,在村里不说是倒数第一,也是敬陪末座了,一个老实本分又没钱的农民,即便是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,也是没有话语权的。
每天早上,他会到河边咿咿呀呀地开嗓,即便家里经济条件不好,朱之文还是拿出积攒下来的一笔钱,去购置了一套家用卡拉ok设备,每天唱两嗓子歌,跟家里的小鸡小鸭逗弄几番,就是朱之文最喜欢的生活。
2011年,看到电视选秀节目《我是大明星》到山东济宁地区海选,42岁的朱之文动了报名参加的心思,与此同时,全村人都等着他的笑话。
在村里大多数人心里,朱之文是个挺另类的人。
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,一首《滚滚长江东逝水》唱罢,朱之文火了。
当时朱之文站在台上,穿着精心准备的最好的衣服——一件军绿色大衣,手持话筒呆头呆脑地听着歌曲前奏,主持人还看到这个场面,还适时调侃了一句:站着一动不动!
可当朱之文开嗓唱出第一句时,全场没人说话了,没人想象到,这个看似老土又呆板的庄稼汉嘴里,能发出如此雄厚圆润又情绪饱满的歌声,这堪比原唱的声音惊呆了座上的评委。
一曲唱吧,全场观众都激动得站了起来,几位评委甚至不相信他是一个农民,纷纷要求主持人考他农活常识,怀疑他是某个话剧团的歌唱艺术家。
对此,朱之文既不好意思又有些兴奋地重复道,自己就是个农民。
这次参加海选的胜利让朱之文找到了自信,他热爱唱歌,从前是唱给自己一个人听,现在他想唱给更多的人听。
同年5月,他参加了《星光大道》并一举获得了当月的月冠军,12月,又参加了《星光大道》年度总决赛,在比赛中获得第五名的好成绩,凭借着这个平台,朱之文彻底红了。
真正让朱之文家喻户晓的,是他登上了2012年的春晚舞台,在晚会上演唱歌曲《我要回家》。
此后,“大衣哥”这个称号就成了他的代名词。
二
俗话说,人红是非多。可看大衣哥成名后十年间的遭遇,草根网红中,怕是谁的是非都没有朱之文多。
自从龙年春晚的那场表演过后,大衣哥就陷入了各种各样的绯闻之中,这些话来来去去,说的其实都是一个意思:大衣哥从此飞黄腾达了,赚上了大钱。
2012年刚过,就有消息称他的身价已经涨到了8万,而请朱之文代言的企业的越来越多,更有传言传出,有人花100万请他做代言。
朱之文没有正面回应过此事,但有一件事情的发生加剧了这样的声音,外界关于大衣哥暴富的声音,从此愈演愈烈了。
2012年,朱之文应邀出席一个慈善晚会,在这场晚会上,大衣哥脱下了身上那件带着他成名的军大衣,为了给四名患有疾病的孩子筹集善款,朱之文将自己大衣拍卖了,那些孩子有烧伤的,也有得白血病的,还有得软骨病的,看到他们,大衣哥心疼得不得了。
最后,这件大衣被一个富商以51.8万的价格拍卖下来。不仅如此,当朱之文听到主持人说这些钱不够孩子们的后续治疗费用时,他立马表示自己将追加十万元善款。
事情传出后,人们从朱之文的一片善意里,嗅出了别样的味道:大衣哥有钱了。
回到家乡后,朱之文主动为自己的家乡朱楼村掏钱修路,此前朱楼村都是土路,一下雨就变成了泥潭,完全没法儿下脚走人;此外,村里经常断电,导致村民们下地浇水老是不方便,朱之文就主动掏腰包给村里重新换了变压器,花了五万块。
架桥修路,自古以来就是被人们树碑立传记录的善举,原本是好事一桩,可在部分村民看来,朱之文这根本就不是为乡亲们着想,而是赚了大钱,回家显摆来了。
诚然,村里为了感谢朱之文,给他修的这条路取名为“之文路”,还专门为大衣哥立了一块碑,但随之而来的是,是比感谢还要多好几倍的“求助”。
村民们基于各种理由纷纷伸手向朱之文借钱,有些是三五百,有些是一两万,大部分借出去的钱,就成了打狗的肉包子,一去不复返。
对此,乡亲们完全没有过什么心理负担,他们觉得反正朱之文有钱,不差这三瓜俩枣。
事实上,不仅是乡亲们,在朱之文成名之后,全国各地都有人不断给他写信,信上不同的人以各种理由开口问朱之文借钱,有的是缺钱结婚,有的是家里人生病急用钱,有些是做生意赔了,借钱的数额从几万到几百万都有,一开始,朱之文还会打电话回去询问事情具体情况,次数多了之后,朱之文明白了:这哪儿是借钱啊,这摆明就是来打秋风的嘛!
他们看朱之文是农民,长相憨厚老实,一朝成名手中有了些钱,便都来蹭些油水,占到了便宜的他们不心怀感激,没有占到便宜的则满怀抱怨。
在村民的心里,一向穷困潦倒的朱之文原本跟他们没什么区别,就因为会唱两首歌红了,从此过上了好日子,而朱之文不但没有搬走,还成天在村里晃荡。
这巨大的不平衡让人们产生了不满,有眼红的人便开始“恨”起了朱之文,背地里说他忘恩负义,有了钱不做善事,要让他捐助建小学结果一分钱都没掏,让他捐钱做村里的慈善项目仅出一两万。
大衣哥掏钱,从最开始的义举变成了他的义务。稍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,就会迎来一片劈头盖脸的嘲讽。
面对采访,大衣哥苦笑道:“都是钱惹的祸。”
三
转眼间已过去10年,大衣哥的走红并没有随着时代发展而慢慢被人们遗忘,相反,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,朱之文被骚扰的次数更多了。
从凌晨四点开始,大衣哥家门口就能听到人们走动的动静,一开始大衣哥还不知道他们是要来干什么,后来见到举着手机拍自己人将家里围得水泄不通,这才从人们的口中了解到什么“流量”什么“变现”。
弄明白后,大衣哥感慨:说来说去还是因为钱。
从前,只有想办法让大衣哥掏钱,才能从他身上“获利”,而现在,只需要举着手机拍摄一段小视频,发布在网上,就能凭借点击量赚钱。
有村民说,拍摄大衣哥其实也是跟风,后来发现确实能赚钱,一条视频赚个百八十块,能给孩子买点儿东西。
这样的日子大衣哥和大衣嫂过了十年,朱之文说,十年来,自己就过过一天安生日子。要让他说,他只想过平凡普通的生活,每天喂喂鸡鸭,唱唱歌,对他来说就已经足够了。
大衣哥既不想做什么富翁,也不想过人上人的生活,因为眷恋故土不舍得从朱楼村搬走,却没想到获得了这样另类的晚年生活。
如今的大衣哥已然53岁,年过半百,却因为儿子与前儿媳的婚事重新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。
一心说看上了自家憨厚老实的儿子的陈亚男,一直口口声声说自己连小视频都不看的陈亚男,在结婚第三天却举起了手机开始拍摄一家人的日常。
带着朱之文在镜头前唱歌、让朱之文出席自己的直播间、带着朱小伟在直播间接吻秀恩爱……
陈亚男甚至完全抛弃了自己的本职工作,与父母注册了一家公司,开始认真搞起了直播事业,而因为有着“大衣哥儿媳”的头衔,陈亚男三个字几乎是自带流量。
小姑娘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,也将小自己三岁的丈夫甩到了一边,自从结婚以来,小两口几乎没怎么在婚房里住过。
大多数时候,陈亚男都在自己曹县老家的娘家住着,同时顶着大衣哥儿媳的名义进行着直播事业。
从曝出她与朱小伟感情不合开始,几经澄清与反转,陈亚男终于公开承认了与朱小伟分开,此举遭到了网友们的激烈声讨。
大家纷纷指责她利用朱之文赚钱的行为,并怀疑她当初与朱小伟结婚的目的。
在几次激烈的网络骂战后,陈亚男委托自己的母亲开着奔驰车——当初朱之文给自己的彩礼,带上当初婆家给自己的首饰与现金,当面还给了大衣哥。
陈亚男的母亲说,从此他们家不欠大衣哥家什么了。
可到底亏钱与否,自有心证。
结语:
多年来,朱之文一家在成名后带来“红与黑”的夹缝中苦苦寻求一个平衡,不愿离开生养自己的土地,并不是大衣哥应该受到如今这些骚扰的原因,毕竟,所谓自由,就是能够按照个人的心愿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。
而以善良、朴实为底色的大衣哥,值得被生活更好地对待。
作者:黑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