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说,郁可唯这一场的选歌十分高级。
齐秦、齐豫的歌,没有两把刷子,还真不敢轻易选。
郁可唯首秀就选这样一首歌,绝对是因为唱功和品味双相齐备,才敢这样做出高级的决定。
这种高级,不同于自我沉浸式的曲高和寡,也不同于多愁善感的“接地气”情歌。
这种高级,或许可能无法令当下年轻的观众熟知,甚至年长一些的观众,也未必对《飞鸟与鱼》这首歌有更深先入为主的感情,但你大可以把这首歌当做一首新歌来听,震撼程度怕是不亚于你听一首精致编配的经典曲目。
《飞鸟与鱼》的竞演过后,关于郁可唯歌声的可能性,又再多出了一个方向。
《飞鸟与鱼》本身的编曲,是偏纯净的感觉,配器上以简单的吉它和弦为主,电子乐器做出的效果声贯穿其中,在间奏与副歌部分,则充分运用了背景和声,显得空灵,还有少许的前卫感。
想必当年也是这样完美又前卫的音乐之感,早早就在还是中学生的郁可唯心里埋下深深的种子,使得她未来无论如何,总是对这首歌念念不忘。
这次在《歌手》舞台唱这首歌,可说是再适合不过的场合与时机。
带着这样的歌曲本身情绪,来听郁可唯的演唱,颇有种超然世外,却也无可奈何的语气:
春天的花如何得知秋天的果 /
这样的拷问,令郑楠新作的编曲,不再拘泥于展现原有的空灵与神秘感,清脆的吉他声效基础上,郑楠多有把弦乐团大量加入歌曲行进过程,在音乐语境上,仿佛加重了郁可唯的疑问语气。
新的《飞鸟与鱼》更像是可唯以一个当代歌手回头审看这一段旷世奇恋的当下感受,言语无法被用来在音乐舞台上发问,那就用不同的乐器音色来展现疑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