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觉得作家很好,有了灵感在家叨一叨,
其他人会深受启发。
后来,报考大学时我发现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:
这世界上没有一个系,叫作家系。
我曾经咨询过中文系和新闻系,
但他们都不包一定能教出作家。
我说,那你们到底在干什么?
17岁时我爱上了一个男生,
他要考中山大学。
我说太好了,
我终于知道我要报什么大学了!
我喜欢的男生要报中大,
所以我就报了中大。
为什么报(中大)法律系呢,
并不是因为律政戏看多了,
完全是因为当时法学院分最高——
炫技!(观众笑)
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样,
整个大学期间我都很迷茫,
不知道以后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事、
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但我只知道一件事:
我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。
首先,我不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?
我不想成为一个早起的人。
大学时代有一件事情,我一直在坚持:
从来没有上过早上8点钟的课。
无论主修还是辅修,
绝不偏袒任何一个老师。
后来我遭了报应——
你(们)知道我明天早上几点就要起吗?
4点,因为要赶6点的飞机。
我很讨厌早起,
但最后做了一份早上需要起得非常早的工作。
我还不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?
我不要做一个需要跟人频密地搞人际关系的人。
我不希望跟人频繁地往来,
因为人的喜怒哀乐永远是不可揣测的。
你说不会啊,我们都是真诚待人的。
是吗?你们都是真诚待人的?
那是演技不好的问题。
我没想过,
自己居然变成一个要做复杂人际交往的人,
要做生意,还有一半在媒体圈——
或者你们认为是在在演艺圈。
其实没有,
所有的潜规则我都没遇到过,真的很遗憾。
所有你没想过,
并且你认为(自己)绝对不会做的事情,
如果你做了,
你觉得那会是什么原因?
那是因为你找到了你的理想。
什么是理想?
我认为是那件,
让你做你所有不想做的事情背后的最根本动机。
当你找到那个最根本动机的时候,
你就找到了理想。
理想不是凭空而来的,
凭空而来的是梦想。
那对于我来说,
我的理想是什么呢?
简单来说,我就是想推广辩论。
辩论本来就应该是普及大众的一项活动。
很多人说:
“我不喜欢打辩论赛,
你不要强行‘普及’给我。”
不是(让)说你去打辩论赛,
而是“辩论”这种思维模式。
辩论是一种什么思维模式?
就是把你分裂成三个人:
一个正方,一个是反方,一个是观众。
你心中最极端的想法A和最极端的想法B,
在激烈的互相碰撞、质疑乃至辱骂的过程中,
那个观众C得出了一个比较中立的答案。
这个时候你做事就会有什么?
理性。
我希望大家都能理性思考,
在微博上都能积极发言,
不轻易指责对方是傻子,
因为给别人带帽子是很容易的。
指出对方是傻子这并不难,
难的是论证对方是傻子。
我希望你们都有论证的能力。
我不觉得我获得了特别了不起的经验,
我只获得了一样东西,就是排除法。
什么叫排除法?